首页

女王语音羞辱

时间:2025-05-25 09:19:48 作者: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乌中未来合作拥有巨大潜力 浏览量:29373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苏婧欣)23日,乌拉圭驻华大使馆举行乌牧农渔业部部长路易斯·阿尔弗雷多·弗拉蒂访华期间首场新闻发布会。弗拉蒂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紧凑的行程印证了乌中农业贸易与科技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更揭示出两国未来合作拥有巨大潜力。

  据使馆方面介绍,弗拉蒂本月17日率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期间与多家中方涉农部门及机构展开深入交流,并前往上海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推广乌农产品。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说,乌拉圭基于乌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长远的目光,始终寻求和中方进行战略合作,两国在商讨各种问题时均采取共赢、可持续的方式,此次代表团访华取得了丰硕成果。

23日,乌牧农渔业部部长路易斯·阿尔弗雷多·弗拉蒂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中新网记者 苏婧欣 摄

  “我非常感谢我们拜访的每一个机构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弗拉蒂表示,此次紧凑的行程印证了乌中农业贸易与科技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更揭示出两国未来合作拥有巨大潜力。他说,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乌拉圭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主要对华出口产品包括纸浆、肉类、羊毛等产品。

  弗拉蒂说,在北京期间,他与中国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会晤,以期加深两国在农业科技领域与农业贸易领域的合作。在吉林省,代表团参加了“中国—乌拉圭农业联委会第三次会议”,确定了两国未来重点合作方向。

  他说,此次访华,中国向乌牧农渔业部捐赠了两辆野外作业专用车,作为回赠,乌方向中方捐赠100枚牛胚胎,以支持中国畜牧业的发展。

  弗拉蒂在回答现场记者提问时还提到了中国最近对包括乌拉圭在内的拉美五国实施免签政策。“人员流动,尤其是商务人士的往来始终都是经贸关系的催化剂,乌政府对中国实施此项政策表示感谢”,他说,这项政策可以便利更多的乌企业来华推荐产品,实地了解市场需求,建立商业联系。

  据悉,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主席加斯东·斯卡约拉、乌拉圭国家农业研究所所长、农业工程学博士米格尔·谢拉陪同弗拉蒂一同访华。(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巴关系开启下一个“黄金50年”

在天津,边检站提前分析邮轮旅客的构成特点和行程安排,针对过境、中转旅客,落实“24小时过境免签”等通关便利化举措,采取提前审核、海上办理和加开临时办证窗口等措施,创造良好出入境体验。

中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开工建设

疫情以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等行业为铜带来较多的需求增量,而对钢材需求增量却相对有限。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如火如荼,中国半导体产业也持续发展,这些会带来较大的电力需求,进而对发电和电网等产生需求,并间接推动铜需求增长。

云南:亚洲象象群遛娃游泳玩泥巴

一是加快制定《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条例》既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惩治敲诈勒索行为,与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的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理念一致。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明确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规范“知假买假”者索赔行为,打击敲诈勒索等违法索赔行为,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让经营者安心经营。

【百万庄小课堂】“续命神器”致喉炎?警惕咽喉里的“不速之客”

经查,刘和永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违规收受礼品;违规提拔干部,在职务升迁、工作调动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纵容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违规保留并使用单位账外资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在货物通关、职务升迁、工作调动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并非法收受财物。

国内首个泉域岩溶区地铁区间双线贯通

央视网关注到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对提振消费的作用。该网发文称,2023年,由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以及促进电子产品、汽车等大宗消费的措施相继出台,金融部门出台政策助力促消费,商务部还组织开展了“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并千方百计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说:“创新分为很多方面,无论是经营者的营销创新、生产者的产品创新、服务者的服务创新等以及消费载体的场景创新,都是推动消费回暖的有效方式。”

相关资讯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军向韩朝军事分界线以南进行应对射击

国际上绿色低碳修复划分为萌芽和早期发展(2006年之前)、快速发展(2007-2012年)和成熟发展(2013年至今)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年左右逐步进入土壤污染绿色可持续修复(Green and Sustainable Remediation)时期,从传统基于质量标准修复和基于风险评估的修复管控策略,向综合考虑修复管控全过程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可持续策略转变。研究机构和公益组织在决策中考虑环境足迹和碳足迹等影响,并探索研究绿色可持续修复的评估工具和方法。第二阶段,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相关评估工具方法和标准规范等得到充分发展。第三阶段,进入灵活实践和创新阶段,从理念逐步融入具体的修复技术、专业设备、风险管控、修复材料、组织管理等方面,也从修复工程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区划、生态景观设计等领域进行了拓展。2020年以后,绿色可持续修复相关评估体系和实践应用基本成熟,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需求日益迫切,土壤污染治理逐步进入可持续韧性修复(Sustainable Resilient Remediation)时期,将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纳入了评价体系。目前发达国家环境修复已进入生态、低碳、韧性的绿色可持续新时代。

热门资讯